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资讯

贵州黔西:践行民族实践传承中华文脉

linx 2024-11-13 18:23:04 资讯 已有人查阅

导读舜象文化、阳明文化、水西文化、象祠文化共同在一个地方交汇,共同在一个点上交融,全国也不多见。用黔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敏的话说“中华文化的深邃精品,就在我们身边”。黔西市,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深厚底蕴,是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交相辉映的生...

  舜象文化、阳明文化、水西文化、象祠文化共同在一个地方交汇,共同在一个点上交融,全国也不多见。用黔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敏的话说“中华文化的深邃精品,就在我们身边”。黔西市,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深厚底蕴,是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交相辉映的生动样本。首届“水西论象”系列活动,恰似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华民族深邃文脉的“大门”,为践行民族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灿烂文化自信力和感召力,开创了崭新局面。

  象祠价值:历史深处的文化瑰宝

  象祠,静卧于黔西市素朴镇的九龙山(亦名灵博山),是当今中国仅存的唯一象祠。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悠远4000余年舜帝时代,后由奢香夫人的后代、贵州宣慰使安贵荣重建。这座祠庙所供奉的“象”,乃是传说中有庳国的国君,作为舜的同父异母兄弟,他曾多次图谋杀害舜,然而舜胸怀宽广如海,在继位后仍封象为有庳国国君。象从一个作恶多端之人转变为仁君,这一传奇历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让象祠成为承载特殊意义的文化象征。在唐代之前,全国多地皆有象祠,然而历经岁月沧桑,大多已消逝于历史尘埃之中,唯有黔西象祠留存至今,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象祠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丰富而多元,它远不止是一座建筑实体,更是一种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的鲜明象征。舜的至善至明以及他不计前嫌对待象的行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华民族自古便倡导的宽容、善良等崇高美德。这种美德在水西人民的传承中延续不息,他们悉心守护象祠,即便对象是这样一个曾经作恶之人,也始终秉持忠厚善良的态度。这种民族性格,宛如坚韧不拔的纽带,将不同时代的人们与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紧密相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

  阳明文化:文化交融的传奇

  公元 1506 年,王阳明因触怒宦官刘瑾而被贬谪至贵州龙场。在这片土地上,他开启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文化征程。王阳明在此地开化教导当地民众,其思想如一轮明月,照进了人们的心灵世界。在此过程中,他与时任贵州宣慰使的安贵荣结下了深厚情谊,而这份情谊,为象祠与阳明心学的交融埋下了意义非凡的伏笔。

  水西人民对象祠的精心保护深深触动了王阳明,应安贵荣之邀,他创作了《象祠记》。这篇不朽的名篇被收录于《古文观止》,并流传至今。《象祠记》所传达的“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深邃哲思,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性本善的坚定信念以及通过教化改变人的思想这一智慧。它不仅是对舜象故事的深刻剖析,更是阳明心学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和内涵价值。

  “水西论象”:一场文化盛宴的精彩呈现

  “水西论象”系列活动开幕式现场,一系列蕴含黔西深厚文化底蕴的节目纷至沓来,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古筝齐奏《十面埋伏》奏响了这场心灵之旅的序曲,古筝与古琴交织出的悠扬琴声,仿若穿越时空的精灵,将人们引入一个宁静雅致、如梦如幻的世界。在这美妙绝伦的音乐中,人们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这种韵味正是中华民族文化魅力的生动体现。

  黔西市的金钱棍、花灯戏、文琴戏等非物质文化在象祠汇聚一堂。这些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不仅生动展现了黔西当地非遗文化的醇厚韵味,更充分彰显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与此同时, 苗族舞蹈《打鼓芦笙板凳拳舞》、蒙古族舞蹈《快乐牧马人》、彝族舞蹈《报答》等民族文化节目也备受欢迎,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这些舞蹈宛如丝线,精心编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画卷,让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彼此文化的强烈共鸣,从而有力地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在九龙山象祠举行的礼贤仪式,是整个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这一庄重的仪式,舜象文化和阳明心学思想得以精彩呈现,水西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价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彰显。人们在仪式中深刻体悟到象祠背后那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仿佛与古人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

  这种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它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坚守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民族的文化根脉。

  活动现场千人诵读《象祠记》,意义非凡且令人动容。当那朗朗的诵读声在象祠上空响起,“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深邃哲思宛如时空之声,缓缓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这种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与领悟,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无穷智慧,也让这些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它时刻警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风云变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都是我们言行的准则和精神的指引。

  “象”字渊源:文化溯源与魅力传承

  现场,进行的首届“象祠杯”象棋邀请赛,为整个活动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象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

  据古代传说,象棋乃是象发明的,其中的“象”字代表舜的弟弟。通过举办这一活动,人们共同追溯象棋的历史渊源,深切感受象棋的独特魅力,积极传承象棋文化。这不仅是一场智力与策略的精彩角逐,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与弘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丰富体现和重要价值,象棋缘起,更是增添了人们不同的想象和探索。

  “论象”沙龙: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水西论象”文化沙龙,众多著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舜象文化、阳明文化、水西文化、象祠文化形成的动因以及它们对当代文化价值的深刻影响。这一环节对于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家们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出发,剖析这些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为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文化学者、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文史馆原馆长、首届“水西论象”文化沙龙主持人顾久这样说道。

  通过专家们深入研究和热烈探讨,大家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长点和发展机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民族实践:文化传承与民族凝聚力

  黔西市围绕象祠开展的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是践行民族实践的生动典范。民族实践并非简单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它更强调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不同民族的人们紧密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深刻感受文化的无穷魅力,进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实践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它打破了民族之间可能存在的隔阂,有力地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团结。

  黔西市委副书记李守跃说道“无论是象祠所承载的古老传说,还是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庄重肃穆的文化仪式,都承载着民族的共同记忆和深厚情感,对新时代发展的黔西,有着重要的内涵意义”。

  文化传承是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石。在黔西的“水西论象”活动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传统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传承与发展脉络。

  当这些文化元素在活动中精彩展现时,它们深深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炽热热爱之情。这种情感如同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将不同民族的人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坚不可摧的民族合力,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

  深挖文脉: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华文脉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脉络,它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文化长河,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文学艺术等珍贵内容。象祠文化作为中华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取向。

  在现代社会,深挖中华文脉就是要从这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将其与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水西论象”活动中,我们充分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从道德教育层面来看,舜的宽容善良、王阳明的人性之善等思想观念,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道德指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活动中的民族舞蹈、象棋比赛等元素可以进一步拓展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项目,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使中华民族在全球文化竞争中树立起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形象,彰显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生动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黔西模式

  黔西市通过举办“水西论象”系列活动,以象祠为独特的文化载体,成功地践行了民族实践,深入挖掘了中华文脉。这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民族融合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也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活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宝贵经验。

  这是黔西市多年来对民族团结的深入诠释,通过开展更多这样富有意义的民族实践活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中华民族这棵枝繁叶茂的文化大树,在世界文化的森林中更加挺拔、更加繁茂,更加闪耀,最终繁花似锦,果实累累。


本文标签: 黔西文化交融 象祠文化传承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