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资讯
从心出发:唐怡的自由舞蹈人生
linx 2024-11-18 12:12:07 资讯 已有人查阅
导读2004年,她又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原本安稳的生活,选择从零开始,追寻新的艺术梦想……...
9岁时,她叩开了舞蹈世界的大门;
12岁,她独自离乡求学,勇敢迈向未知的未来;
5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空政文工团,开启了她的军旅艺术生涯;
2004年,她又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原本安稳的生活,选择从零开始,追寻新的艺术梦想……
回顾唐怡的前半生,她斩获了许多荣誉:全国第四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民间舞少年组金奖、全国第六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民间舞青年组银奖、两次荣获三等功、多次在舞剧中担任女一号……
她也数次站在过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年少时不得不远离家人、独自求学的艰辛;在荣誉加身之际,面对理想与安稳的两难选择;以及从舞者到教育者的角色转变所带来的不适与挑战……
然而,无论境遇如何,唐怡都始终选择遵从自己的本心。如今,作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副教授,她依旧坚守初心,不断开拓着艺术的广阔边界,执着于她所钟爱的事业。
起舞:与舞蹈的“命中注定”
回忆起自己与舞蹈的结缘,唐怡直言一切都像是水到渠成,仿佛冥冥之中有股力量注定她要踏上舞蹈这条道路。
由于自幼体弱多病,九岁时,唐怡在父亲的建议下开始接触舞蹈。恰巧那时重庆文化馆到学校选拔舞蹈苗子,凭借身材高挑、纤瘦的优势,唐怡在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顺利入选,开始了并不算系统的舞蹈学习。那时,她还未曾预料到,舞蹈将成为她一生的追随。
直到1989年小学毕业,空政文工团前来招生,才让唐怡真正踏上了专业舞蹈的道路。
空政文工团当时每隔8至10年才会在全国范围内招收舞蹈演员,每次最终入选的不过二十余人。因此,唐怡身边的亲朋、老师都感叹,这无异于天上掉了个大馅饼。在他们看来,“这个团全国才招这么几个人,你竟然能考上,真是难以置信!”
“但是真的很顺利,可能老天爷就是这么安排的吧。当时我妈妈也赞同我去试一试,她说如果你是这块料,走马路上人家导演教练也要你,如果你不是那块料,把你硬塞进去才是把你耽误了。”最最終,唐怡凭借出众的实力成功考入空政文工团,而母亲的这番话也始终铭刻在她心中。每当面对人生的重要选择时,她都会想起这句话,从而坚定地按照自己的天赋与热爱做出正确的决策。
最初的激动和喜悦过后,年仅12岁的唐怡便不得不离开父母,独自奔赴上海舞蹈学校,开始专业的训练和学习。这无疑是一条艰辛且孤独的道路,但对舞蹈的执着信念支撑着她,让她即便身处孤独与挑战中,依然坚持不懈地追寻梦想。
回首在上海舞蹈学校的五年时光,唐怡感慨万千。练功很苦,不仅仅是皮肉筋骨上的痛,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 远离父母的孤独感和独自生活的适应困难,常常让她感到沉重。但既然已经认定了舞蹈这条道路,她就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五年里,日复一日的练功几乎占据了唐怡的全部分时间。为了更快提升自己,每天清晨她都会比其他同学早起半小时,到练功房“偷练”。对舞蹈艺术的执着追求让她从未被眼前的困难所阻碍,她始终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舞者,站在舞台中央,在众人注视下,以自由而肆意的舞动,展现她独特的艺术理念,用身体语言讲述属于她的艺术理念。
转身:追寻自由的舞蹈世界
1994年,唐怡凭借出色的表现斩获全国第四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民间舞少年组金奖,也标志着她在上海舞蹈学校的五年学艺生涯的圆满结束。此后,她正式加入空政文工团,开启了职业舞者的生涯。
在空政文工团的岁月中,唐怡参与了舞剧创作、为大型活动献舞,并频繁下基层演出,生活忙碌而充实。她在日复一日的表演中不断积累经验、打磨技艺,同时也逐渐沉淀下来,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真正追求的舞蹈艺术理想是什么。
“从一个职业舞者的角度来看,那段时间无疑是我的高光时刻。空政文工团的优厚待遇和职称几乎是唾手可得,但我却逐渐失去了内心的快乐。”随着演出任务越来越多,唐怡感到自己的精力被耗尽,繁忙的日程让她疲于奔命,但内心却愈加空虚,仿佛丢失了某种内在的满足与方向。
这种不安与空虚感愈发强烈,不甘止步于现状的唐怡,无法接受自己在舞蹈道路上停滞不前。她对舞蹈艺术有着更广阔的追求,渴望超越当下的局限,去探索更加自由、更加充满生命力的舞蹈世界。唐怡深知,自己必须做出一个重大的抉择:她要走得更远,进入高校深造,攻读研究生,以此拓展她的艺术视野。
她的目光锁定了中国最顶尖的舞蹈学府——培养了无数舞蹈大师的摇篮,北京舞蹈学院。
然而,现实的挑战随之而来。作为空政文工团的演员,唐怡若想攻读研究生,只能选择系统内的艺术院校。而若她决心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就意味着必须放弃空政文工团的工作。周围的亲朋好友纷纷劝她,这将意味着放弃北京户口,失去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
在两难的抉择面前,一个声音逐渐变得清晰而坚定——那是唐怡内心深处的召唤。从小学习民族民间舞的她,热爱这种舞蹈形式所展现的与自然贴近的磅礴生命力,以及它带给她的自由与欢乐。她从中汲取了无尽的艺术养分。在唐怡看来,舞蹈不应只是技艺的展示,也不仅仅是为他人表演,而更是自我情感的表达,是连接人类原始情感的桥梁——舞蹈应当是自由的。于是,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追求内心的艺术理想,决意前往北京舞蹈学院,开拓一个全新的、更加自由的舞蹈世界。
“我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因为我为自己选定了一个钟爱的人生目标。”
做出决定后,唐怡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空政文工团,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考研的准备。经过不懈努力,她最终如愿考入了北京舞蹈学院,重返她热爱的舞蹈世界,继续追寻自己的艺术梦想。
回首自己的舞蹈之路,唐怡对每一次选择都感到由衷的自豪。无论在人生的哪个十字路口,她始终遵从内心的声音,从未让世俗的束缚左右自己,始终坚定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这不仅是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更是她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索与追寻。
执教:从教舞到育人的转变
2007年,唐怡从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毕业,正值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招聘教师,她顺利通过考核,成为北师大的一名大学老师。
在北师大,唐怡主要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和拉班动作分析两门课程。从舞蹈演员到舞蹈教育者的转变,让她一开始感到不太适应。
“作为舞蹈演员,只要自己跳好了,工作就算完成了。但作为教师,你必须让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得好,工作才算完成。”刚开始教学时,唐怡一时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提升整体学生的表现。所幸,北师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学部和心理学部更是全国一流。唐怡经常在空闲时去旁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并将所学的教学方法与自己的舞台经验相结合,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
“一开始我以为自己教的是舞,后来我觉得我教的其实是人。” 在教书育人方面,唐怡不仅关注技法,更注重学生自身的开发与成长。她将学生比作容器,容器缺少任何一块都会导致泄漏。显性的技法容易被直观看到,而隐性的部分却往往被忽视。因此,在教学中,唐怡首先会去了解学生,弄清他们的材质、底色、是否已被充分开发和挖掘,他们擅长什么,适合哪个发展方向。“有的学生在舞台上容易发光,有的学生可能擅长教别人,还有的孩子特别善于观察、思考和写作,他们可以成为编导或舞蹈评论家,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每个人的优势是不一样的,唐怡选择因材施教,将自己追随内心艺术理念的信念传递给学生,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道路。
她还记得在阿那亚戏剧节上遇到的一位学生。大学期间,那名学生在舞蹈方面并不突出,却热衷于参与画展和策展活动,时常与唐怡交流,表达自己对策展的兴趣。虽然策展看似与舞蹈无关,但唐怡敏锐地察觉到这名学生的潜力,鼓励他向艺术管理方向发展,支持他跨学科融合。如今,这名学生已在艺术管理领域站稳脚跟,回忆起当年的引导,他对唐怡依然充满感激。
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例,看到每个孩子都能发掘潜能、实现梦想,是唐怡最乐于见到的事情。对自己,唐怡始终遵从内心,不断挖掘自我的可能性;对学生,她也秉持同样的态度。作为教师,她鼓励学生做真实的自己,追求个人梦想,释放内在潜力。她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艺术家,而不是只专注于技艺纯熟、缺乏创造力的“杂技演员”。
从舞台到讲台,从起初渴望成为舞台上闪耀的焦点,到后来希望更多人共同闪耀,二十多年的舞蹈生涯中,唐怡对艺术的追求从未设限,而是不断向外扩展。“即使什么都没有,连鞋都没有,你仍然可以跳舞。不必在意外界的成见,肢体不协调、不够漂亮、不够柔软,这些都不妨碍跳舞,人人都可以自由地起舞。”唐怡对舞蹈艺术的追求自始至终保持着这种纯粹。她从不为自己的舞蹈生涯或人生设定界限。展望未来,唐怡有更多的探索与尝试,特别是在艺术治疗领域,尤其是舞蹈治疗方面。她的人生下一阶段目标,是成为一名舞蹈治疗师,通过舞蹈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图文/沈濠)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