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资讯

资本市场向“新”而行!逾百家A股公司荣登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

linx 2024-11-08 22:54:02 资讯 已有人查阅

导读日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250个项目脱颖而出。记者注意到,作为科技创新的领头羊,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有力竞争者。据统计,沪深两市上百家公司荣登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榜单。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

日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250个项目“脱颖而出”。记者注意到,作为科技创新的“领头羊”,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有力竞争者。据统计,沪深两市上百家公司荣登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榜单。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之一,代表着当前科技创新与应用的顶尖水平。诸多上市公司获奖,这不仅是对上市公司科研实力的肯定,也是对其在推动行业发展、服务社会进步中所做贡献的认可。

上百家公司荣登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榜单

据统计,沪深两市上百家公司荣登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榜单。

沪市方面,66家沪市公司牵头或参与了64个项目,占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总数的25.6%。其中,中国中车参与的复兴号高速列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9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包括三大运营商主导项目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三峡能源等6家沪市公司的完成项目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等;另有2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7个项目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6b05c35-c669-4add-94b7-369afeb89db8.png

深市方面,共计有41家深市公司积极参与获奖项目,涉及科学技术项目48个。涉及奖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其中,1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中,中兴通讯参与了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项目;另外,中兴通讯还参与了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等项目;科大讯飞等参与了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

311bc72e-0187-4dd0-a799-3c881e21c86d.png

紧跟国家产业政策 科技成果蓬勃涌现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主要呈现几个特点:如聚焦“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药卫生、农业等多个重要领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取得一批标志性的自主创新成果。上市公司紧跟国家产业政策,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成果蓬勃涌现。

交通运输行业方面,中国高铁被认为是新时代中国名片,这一成果也在本次奖励中获得褒奖,由国铁集团等单位完成的“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被授予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复兴号高速列车的研制拉动了全产业链6900余家配套企业共同参与,打造出由数千家企业组成的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形成一批高端产业集群,推动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具备全产业链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行业方面,上市公司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多元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板块,积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集成电路板块方面,华海清科和清华大学共同完成的“集成电路化学机械抛光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化学机械抛光(CMP)是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前道工序、先进封装等环节必需的关键制程工艺,公司以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CMP技术成果为基础,进行CMP装备产业化应用的核心技术研发,率先推出国内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2英寸CMP装备,实现了国内市场CMP装备领域的国产替代。公司持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推出多款CMP商业化机型,批量进入行业知名芯片制造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较高水平。人工智能板块正在引发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由科大讯飞牵头,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及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完成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也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据悉,这是过去十年人工智能领域的首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先进制造行业方面,随着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涌现一大批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技术装备,突破基础原理、基础软硬件、基础材料等瓶颈制约。金发科技凭借“基于分子链软硬段精准调控的可降解共聚酯制备关键技术及农膜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公司获得的第四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基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实现了生物降解共聚酯分子结构精准调控聚合方法和装备、高性价比和功能化、高适配性应用等多项关键技术系统性、原创性突破,实现了PBAT大规模产业化和千万亩量级农膜推广应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2023年,金发科技研发投入19.73亿元,连续第六年保持十亿以上规模投入,已获得的各类专利数量在国内制造业企业中处于顶尖水平。科创板锂电设备制造企业信宇人参与完成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克了宽幅挤压涂布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自主研发出精密挤压涂布模具,实现在模具材料、设计、制造上的相关技术突破。公司从事以锂离子电池涂布设备和干燥设备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具备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创新能力。公司认为,此次获奖是对公司研发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公司的技术进步和研发实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大族激光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参与的项目“面向高性能芯片的高密度互连封装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公司与广东工业大学陈新教授团队等长期深入产学研合作,突破了半导体激光精细加工技术与装备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行业领先优势。成果获得国内国际一流龙头企业的严格认证与批量采购。项目有力推动了高性能芯片高密度互连封装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的自主可控,为我国电子制造产业的高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医药卫生行业方面,步长制药参与完成的“经典方剂类方研究模式与中药配伍禁忌规律性发现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历时近20年完成,项目创建国内外首个中药联合用药预警系统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专业查询及安全预警服务逾万次,服务于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加码研发深度蓄能

蓬勃涌现的科技成果是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的缩影。这背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不断加码研发,为企业自身和产业链的升级发展深度蓄能。以沪市为例,沪市交通运输、钢铁、公用事业等行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13%、21%,而建筑装饰、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平均研发投入超5亿元。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两个项目分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深海一号”项目历经10余年攻关与实践,创新“内胆式”立柱储油等四项核心技术,研发世界首座十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建成了1500米水深“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示范工程,引领了我国深水油气装备产业链发展,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超深水油气自主开发能力的国家。

海上风电产业链是高端技术创新聚集链,可引领、辐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并通过产业配套组合,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上述公司经过十余年科技攻关、装备迭代升级和工程实践,自主创新系列海上风电新型基础结构,创立了复杂海洋环境海上风电设计理论技术体系,解决了强风浪流冰作用下复杂地基海上风电结构安全性难题等,推动实现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和产业化。

记者关注到,在海陆风电、光伏发电等技术赋能下,绿色能源产业新格局加快构建,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加速向“绿”发展。三峡能源、华电重工、东方电气、中国交建、中国电建、明阳智能等完成的“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海上风电产业链是高端技术创新聚集链,可引领、辐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并通过产业配套组合,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上述公司经过十余年科技攻关、装备迭代升级和工程实践,自主创新系列海上风电新型基础结构,创立了复杂海洋环境海上风电设计理论技术体系,解决了强风浪流冰作用下复杂地基海上风电结构安全性难题等,推动实现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和产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锂电池等相关产业链领域的创新成果也十分丰富。在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友钴业等单位参与的“锂电前驱体反应结晶新装备开发及高端正极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单位参与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项目、宁德时代等单位参与的“全过程优化的锂电固废高效低碳处理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资本市场精准赋能科技创新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积极拓展创新边界,科技成果蓬勃涌现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今天,资本市场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聚集,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正赋能新质生产力发挥更大作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

近年来,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大力推动关键制度创新,优化融资结构,引导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更好地发挥了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功能,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质效不断提升。

4月19日,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以下简称“科企十六条”),从科技型企业上市、并购重组、债券发行、股权激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私募股权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科技型企业全方位支持,强调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健全全链条“绿色通道”,研究建立科创板、创业板储架发行制度,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等。

仅时隔两个月,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等,是资本市场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进展。

“无论是‘科企十六条’还是‘科创板八条’,都充分体现了当前金融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决心。与此同时,证监会表示,将动态评估优化相关制度规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后,再平稳有序推向其他市场板块,持续增强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中信建投证券首席政策分析师胡玉玮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和交易所将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的十六项措施以及“科创板八条”逐步落地,全方位立体化发挥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功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在激发科技创新热情方面,我国资本市场通过持续完善制度体系,为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注入活力。如,“科创板八条”提出,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提高股权激励精准性,与投资者更好实现利益绑定。

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也将壮大耐心资本。据了解,下一步,证监会将多措并举,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高质量服务新质生产力。具体举措包括落实《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加快修订《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制度,为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服务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加坚实的规则保障。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支持创业投资政策文件,并做好相关政策文件、规则的贯彻落实工作,壮大耐心资本,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丰富产品类型,培育壮大母基金、并购基金、S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队伍,充分发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多部门介绍《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还要出台配套措施,形成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体系;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则,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更好引导保险资金和相关资管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创业投资基金的配置力度;证监会正在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允许将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向投资者进行分配,并将继续保持境外上市通道的畅通;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同,在放宽规模限制、提高出资比例、注重整体业绩和长期回报考核,明确尽职免责容错条件等方面,给予中央企业创投基金更大支持。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举措将在将形成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合力,资本市场将在更高层次上精准赋能科技创新。

本文标签:

很赞哦! ()